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死亡率为何较高

2025-11-24 14:10:01 1444
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死亡率为何较高?真的那么危险吗?

Alternate Text

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死亡率高,主要与并发症多、身体储备功能差及治疗延迟有关。

髋部骨折常导致老人无法行走,需长期卧床,极易引发肺炎、深静脉血栓、肺栓塞及压疮等严重并发症。老年人本身常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或肾功能不全,身体代偿能力弱,一次骨折就可能打破原有平衡,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。数据显示,约20%的高龄患者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,部分研究甚至指出术后30天内死亡率达5%至10%。

此外,部分老人因疼痛耐受、认知障碍或就医意识不足,延误了最佳手术时机。而手术本身也存在风险,麻醉和创伤对脆弱机体是巨大考验。即便顺利手术,若康复不及时,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会进一步限制活动能力,形成“骨折—卧床—衰弱—再跌倒”的恶性循环。因此,预防髋部骨折至关重要,包括积极防治骨质疏松、改善居家安全、加强肌力训练。一旦发生骨折,应尽早评估手术可行性,并在术后启动多学科协作的康复管理,以降低死亡风险。
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Alternate Text 78
其他答案
相关问答推荐
首页 > 健康问答 >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死亡率为何较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