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问答推荐

目前我国及国际主流指南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成年人一致,均为诊室血压≥140/90 mmHg。
尽管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、动脉硬化普遍,导致收缩压升高、脉压差增大,但诊断阈值并未因此放宽。这是因为大量研究证实,即使在高龄人群中,控制血压达标仍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。不过,临床评估时会更关注血压波动性、体位性低血压及合并疾病情况。例如,80岁以上高龄老人或衰弱患者,初始治疗目标可能个体化调整,但诊断标准不变。
值得注意的是,老年人常表现为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”(收缩压≥140 mmHg而舒张压<90 mmHg),这与大动脉硬化密切相关,同样属于高血压范畴,需积极干预。家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人中尤为重要,可避免“白大衣高血压”或漏诊隐匿性高血压。诊断需在非同日三次测量均超标方可确立。一旦确诊,医生会结合肝肾功能、认知状态、用药耐受性等综合制定降压方案,并非“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”。科学管理血压,是老年人预防脑卒中、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的关键措施。
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