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文章
秋季干燥,稍不留意就容易上火,出现口干舌燥、鼻子冒火、嘴角长泡等症状,让人感到郁闷。据说经常按摩下火穴位可以缓解上火的症状,那么具体是什么穴位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太冲穴
位置: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。
适用症状:肝火旺,如易怒、目赤肿痛、咽痛咽干、头痛等。
按摩方法:先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,然后按摩太冲穴3~5分钟。
内庭穴
位置:足背第2、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适用症状:清胃热,主治牙痛、口臭、咽喉肿痛、扁桃体炎、便秘、吐酸等病证。
按摩方法: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按揉100次。
合谷穴
位置:手背虎口处,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。
适用症状:清热解表、镇静止痛等,主治牙痛、牙龈肿痛、青春痘、耳鸣、手腕及臂部疼痛、感冒发热等。孕妇慎用。
按摩方法:有空即可按压,按压应朝向小手指的方向按,而不是垂直手背的方向,这样才能发挥穴道的疗效。
鱼际穴
位置:拇指(第一掌指关节)后凹陷处,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处。
适用症状:清热利咽,调理肺气,主治咽喉肿痛、咳嗽、齿龈出血、扁桃体炎、鼻出血、发热等。
按摩方法: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鱼际穴并做环状运动,每次3分钟,每日2次。
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些下火穴位及其按摩方法。
为您推荐
广告 x